艺术家与大学生共聚“众创空间”
7月28日上午10时,心相静艺术空间。一进门,小桥流水、绿植挂灯、古筝乐曲和空间里特别定制的明式家具、精心布展的书画作品交相辉映,众创空间充满文艺范的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在众创空间一角,几位艺术家正挥毫泼墨进行创作。“这个众创空间不仅给文化艺术创业者搭建了平台,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技艺交流切磋的好平台,我觉得很开心。”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刘希康表示,以艺会友,这个平台搭建得很好。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一级书法师曹世敏表示,将众创和艺术融合,书画大师们在平台里发挥余热帮助年轻人成长,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我是旁边工作室搞艺术家具设计的,没想到我们众创空间还吸引来了艺术家,这对我们学艺术的晚辈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平台,在这里不仅可以低成本创业,还能进行技艺切磋和学习,这应该是别的众创空间没有的。”来自山西大学美术学院的创业者毛一惟表示,赶上了太原大力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让像自己一样“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有了低成本创业平台,很是欣慰。
记者了解到,众创空间里摆放的所有明式家具均是毛一惟和合伙同伴一起设计的。“作为一个初创者,看到自己的作品从图纸变成成品,摆出来被大家认可,这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鼓舞。”毛一惟表示,找工作难是很多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共同现实,太原市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了大学毕业生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创业的平台,这是很多大城市都没有的好政策,在山西这样的内陆省份能遇到这样的好机遇实属不易,目前虽然自己工作室很多作品都还是创作阶段、是图纸,但是相信以后家具创意设计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和毛一惟一样,来自太原理工大学的3位动漫系毕业生也选择来众创空间自己创业。“我入驻这里进行创业不仅可以面向社会联系沙画表演业务,而且这里的空间允许我搞沙画培训。”创业者郝鹏飞表示,没想到开业第一天就有很多艺术爱好者闻讯前往,不少参观者还主动提出想学沙画。
打造一个文化艺术交流平台
“"心相静艺创空间"是山西我想静静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在文化艺术产业培育方面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万柏林区经信局副局长、“双创”示范办副主任任保平表示,作为太原市首个文化艺术产业众创空间,该空间主要为文化艺术类人才和大学生提供创业就业的服务平台,按“金三角”模式进行运营,即第一角出艺术类作品、产品;第二角做公共文化艺术服务项目;第三角做文化艺术品市场,通过“金三角”模式做强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同时,“心相静艺创空间”构建了一个以“文化艺术创新”和“文化艺术类人才创业”为核心的创业、就业平台,将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激发群众的创新、创造、创意活力,是一个能将拥有共同兴趣的文化艺术人才聚在一起、合作、活动、创造的地方,它还是个分享文化艺术知识、创造新事物的实验室、工作室、小型孵化园,将为培育和孵化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和团队提供双创服务平台。
“本着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特邀了我国多位知名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入驻艺创空间,建立工作室,作为导师,为省城各高校的艺术类大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创业和就业空间。”谈到组建这样一个文化众创空间,“心相静艺创空间”负责人王芳说,当初在省城创建文化艺术类“艺创空间”时,主要意义在于通过打造一个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来推进和兴旺太原乃至山西传统文化艺术市场。未来,该空间还将通过资源整合支持各类空间创业就业项目,开展各类文化交流互动活动,搭建艺术类学生就业创业的平台,通过文化交流平台等服务促进项目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入驻的微小型企业有6家,涉及的行业包括:创业就业辅导、创意文化灯具、家具、文艺装饰、传统茶道、香道等小微企业公司及书画名师工作室。
已为创业者直接减免租金1亿元
现场,太原市双创示范办工作人员表示,2015年双创示范工作开展以来,太原市以解决民生就业为根本,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改革财政支持方式为切入点,截至目前已改造闲置厂房117万平方米,新增创业创新载体156个,为创业者直接减免租金1亿元。“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共登记各类市场主体共计314018户,同比增长15.8%。从发展质量看,小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40亿元,同比增长12.08%;小微企业新增就业人数7.3万人,同比增长12.27%;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14.76亿元,同比增长13.54%;小微企业拥有授权专利2582项,同比增长18.06%。整体看,小微企业处于加速发展期,在太原市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作用不断加强,是新常态下改善经济生态的重要力量。”太原市双创示范办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太原市已利用改造闲置厂房117万平方米,新增创业创新载体数量156个,为创业者直接免租金1亿元。
如今在太原,凡涉及小微企业注册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到县(市、区),进一步压缩进驻审批服务事项办理环节时限,审批服务流程减少至238项,总的办理时限减少了523个工作日。与此同时,探索推行网上审批,目前已有10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申办,170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咨询审批。
截至目前,太原已建成涵盖人才培训、法律维权、财务辅导、检验检测认证、会展服务和重点展会参与、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安全产业公共技术平台、科技大市场公共服务平台等12个种类的公共服务平台,已惠及86542户小微企业,服务次数达到100000次;“万人培训计划”已累计培训企业高层、中层。专业技术人员及各类就业人员共计13000人,深受小微企业好评,已拨付各类公共服务资金4.79亿元。
为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太原市双管齐下抓融资。2015年安排0.4亿元扩充“助保贷”业务,加上以前的投入,助保贷风险补偿铺底资金将达到1.4亿元,截至目前,市县两级共为596户企业发放“助保贷”贷款24.41亿元。同时,设立“助保贷”应急周转保障资金,财政从2015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0.1亿元设立“助保贷”应急周转保障资金,用于向通过“助保贷”类产品获得贷款、经营状况良好、到达还贷款期限但暂时还贷困难的企业提供应急资金周转,保障企业及时续贷,缓解资金紧张压力。
截至目前,太原市已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5支,财政出资4.6亿元,基金规模达28.1亿元,基金的投资方式均为股权投资,已支持60家小微企业发展。截至6月20日,太原市已支出各类双创资金6.1亿元。